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徐景藩经验集
医论医话   一、胃病兼血瘀 如何辨证用药
现代 · 徐景藩
下载:名老中医徐景藩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胃脘痛兼有血瘀证候甚多。由于胃痛常呈慢性发作性,在病程中常可见有血瘀征象,尤以中虚(脾胃气虚)气滞证为多。其他如肝胃不和或胃阳不足证患者也可兼见血瘀证。我常据证配用化瘀药物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胃痛与血瘀的病机、症状和治疗用药等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经验。
       首先是关于血瘀的形成和病机转归。由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多气多血,如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生冷或酒辛辣过度等),情志不畅、劳逸不当等等因素,都可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胃气不和,胃膜损伤,久则胃气虚弱,中气不振,易生内寒,使气血运行不畅,而渐成血瘀。脾虚摄血无权,可导致出血,一般以便血色黑多见。离经之血,不易尽去,所以脾胃气虚而兼有血瘀者较多见。此外,胃中气滞是胃痛的主要病理基础,气滞久则血脉不利,可以导致血瘀,正如前人所说“初病在气,久痛入络”。若气郁化火,灼伤血络,阳络内损,血溢于外,出血之后,余血留滞,同样地形成瘀血。郁热伤阴或气虚久而及阴,胃阴不足而内有瘀血者,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脾胃病专家徐景藩
学术精华
   一、对脾的生理功能和脾病证治的见解
   二、对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三、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
   四、老年人胃病的诊疗要点
   五、对残胃炎的诊治
   六、诊治食管病的方法
   七、对胆胃同病的诊疗经验
临证特色
   一、对脾胃病的分型证治
   二、对治胃病功效近似药物的比较和选择
   三、诊治慢性泄泻的特色
   四、理气化瘀治疗术后粘连
   五、善治肝气郁滞
名案评析
   一、食管憩室炎症
   二、幽门管狭窄呕吐
   三、养胃理气治愈萎缩性胃炎
   四、疏肝和胃治胃炎
   五、通补温中治胃下垂
   六、湿滞中焦
医论医话
   一、胃病兼血瘀 如何辨证用药
   二、胃下垂并非纯属中气下陷
   三、关于脾阴虚和胃阴虚
   四、谈多药伤胃与胃病服药宜忌
   五、运用疏肝理气法的经验
   六、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肝炎
   七、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经验
   八、黑霉苔应分清是湿是热
   九、便秘从肺论治
   十、慢性胃炎阴虚夹湿如何治疗
   十一、运用浙贝母的经验
   十二、运用肉桂的体会
   十三、解酲法治疗一得
经验方
   一、疏肝和胃汤(散)
   二、养 胃 汤
   三、残 胃 饮
   四、久 泻 方
   五、消渴验方
   六、健脾养肝汤(膏)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