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南病别鉴
卷中   湿热论
清 · 宋兆淇
下载:南病别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湿热论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
       此条乃湿热症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入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郁生热,热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热甚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苔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不尽从表入,故不必由太阳。况风寒伤营卫,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序六
卷上
   第一论温病大概
   第二论化热入营
   第三论邪留三焦
   第四论里结阳明
   第五论白舌
   第六论黄舌
   第七论薄黄舌
   第八论绛舌
   第九论燥绛舌
   第十论紫舌
   第十一论淡红舌
   第十二论芒刺舌
   第十三论血迹肿大舌
   第十四论如烟煤舌
   第十五论黑舌
   第十六论粉白滑舌并斑疹
   第十七论白㾦
   第十八论齿血
   第十九论齿燥齿枯
   第二十论齿垢
   第二十一论妇人温病
卷中
   湿热论
卷下
   辨表分寒热第一
   辨表分虚寒虚热第二
   辨里寒第三
   辨里热第四
   辨里虚寒第五
   辨里虚热第六
   辨假虚寒第七(实热内伏也)
   辨假实热第八(虚阳上浮也)
   辨渴第九
   辨舌第十
   辨虚寒舌燥第十一
   辨实热舌燥第十二
   辨寒头痛第十三
   辨热头痛第十四
   辨虚头痛第十五
   辨风寒骨痛第十六
   辨虚骨痛第十七
   辨虚寒腹满第十八
   辨实热腹满第十九
   辨虚寒不大便第二十
   辨实热不大便第二十一
   辨小便不通第二十二
   辨呕第二十三
   辨吐蛔第二十四
   辨汗第二十五
   辨谵语第二十六
   辨面目赤第二十七
   辨下利第二十八
   辨厥第二十九
许集
   看病须必先识病
   阴证
   伤暑
   急下急温
   生死脉候
   厥分寒热辨
   结胸解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别名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