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南病别鉴
卷上   第二论化热入营
清 · 宋兆淇
下载:南病别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由气入营)。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虚,病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徬徨(惊疑恐惧之貌,盖肾水虚则生恐也)。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舌光红或灰薄而燥,宜咸寒滋养,如生地、元参、龟板、阿胶之类,质绛而中心干厚焦燥者,生地、阿胶、龟板中加元明粉、大黄,以下之)。要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转汗透邪,治宜益胃(此法极难详辨。盖汗由胃中水谷所化,气旺邪与汗相并而出。如仲景服桂枝汤后啜稀粥者是也。若胃虚发战,邪不能出,反从内入也,要在辨邪之浅深。若邪已内入,欲行此法,反见助邪,为害矣。如风寒温热之邪在表者可行,若暑疫等邪,初受即在膜原,而当胃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序六
卷上
   第一论温病大概
   第二论化热入营
   第三论邪留三焦
   第四论里结阳明
   第五论白舌
   第六论黄舌
   第七论薄黄舌
   第八论绛舌
   第九论燥绛舌
   第十论紫舌
   第十一论淡红舌
   第十二论芒刺舌
   第十三论血迹肿大舌
   第十四论如烟煤舌
   第十五论黑舌
   第十六论粉白滑舌并斑疹
   第十七论白㾦
   第十八论齿血
   第十九论齿燥齿枯
   第二十论齿垢
   第二十一论妇人温病
卷中
   湿热论
卷下
   辨表分寒热第一
   辨表分虚寒虚热第二
   辨里寒第三
   辨里热第四
   辨里虚寒第五
   辨里虚热第六
   辨假虚寒第七(实热内伏也)
   辨假实热第八(虚阳上浮也)
   辨渴第九
   辨舌第十
   辨虚寒舌燥第十一
   辨实热舌燥第十二
   辨寒头痛第十三
   辨热头痛第十四
   辨虚头痛第十五
   辨风寒骨痛第十六
   辨虚骨痛第十七
   辨虚寒腹满第十八
   辨实热腹满第十九
   辨虚寒不大便第二十
   辨实热不大便第二十一
   辨小便不通第二十二
   辨呕第二十三
   辨吐蛔第二十四
   辨汗第二十五
   辨谵语第二十六
   辨面目赤第二十七
   辨下利第二十八
   辨厥第二十九
许集
   看病须必先识病
   阴证
   伤暑
   急下急温
   生死脉候
   厥分寒热辨
   结胸解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别名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