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章真如经验集
医论医话   四、论朱丹溪“气、血、痰、郁”学说
现代 · 章真如
下载:名老中医章真如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遍阅丹溪著作,并无“气、血、痰、郁”专论,气、血、痰、郁均散见于诸书中,因此,后世对丹溪气、血、痰、郁学说承认者有之,持否定态度者亦有之。
       “气、血、痰、郁”学说从何而来,细考其学术渊源,实出于丹溪诸弟子之手,由零散记录而成。
       真正记载并用于临床的,最早见于《金匮钩玄》,该书虽署名为丹溪,实际可能出自戴元礼之手,其中载有用气、血、痰、郁的病机,去分析、治疗中风、郁证、温病、翻胃、痿证等疾病的内容前多冠以“戴云”字样,然而,《金匮钩玄》和《丹溪心法》诸书虽已在临证中运用了气、血、痰、郁去分析病证,指导用药,却未在理论上作出明确的总结。明确提出以气、血、痰、郁为杂病纲领的,最早应是王纶,他在《明医杂著·医论》中谓:“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久病属郁,主治郁之方,曰越鞠丸,盖气、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朱丹溪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章真如
学术精华
   一、滋阴疗法及其有关问题
   二、调气学说及其在内科的应用
   三、“风火同气”与“痰瘀同源”
   四、“乙癸同源”与“肾肝同治”
   五、论“内肾”与“外肾”
临证特色
   一、时病重舌 杂病重脉
   二、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
   三、湿热证治疗原则
   四、胆石症与胆道感染证治
   五、消渴病治疗原则
名案评析
   一、清热化湿治疗“痛风”案
   二、温补脾肾治愈慢性再障贫血案
   三、益气养阴治疗糖尿病案
   四、养阴益胃治愈萎缩性胃炎案
   五、养阴疏肝治疗慢性肝炎案
医论医话
   一、论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
   二、论朱丹溪“相火论”
   三、论朱丹溪“湿热”学说
   四、论朱丹溪“气、血、痰、郁”学说
   五、论朱丹溪调气学说
   六、谈补血必先益气
   七、谈开泄肺气 通调水道
   八、谈立方遣药
   九、谈相反相畏药
   十、常用药物配伍功用
   十一、谈中药降压与升压
   十二、麻黄与细辛应用小议
   十三、学习朱丹溪医德医风
经验方
   一、资生清阳汤(武汉市中医医院验方)
   二、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方)
   三、助肾排石汤(章氏自拟方)
   四、启音汤(章氏自拟方)
   五、达郁宽中汤(《通俗伤寒论》方)
   六、甘寒通络饮(章氏自拟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