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伤寒兼证析义
心腹诸痛兼伤寒论
清 · 张倬
下载:伤寒兼证析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问:凡宿有心腹诸痛,因外感之邪触动而发。若欲先治表证,里痛势难刻缓。若欲兼治其痛,又恐有碍于表。历考方论中,素无成法可师,幸显示至理,以补昔贤之未逮。
       曰:诸痛皆有表里、气血、虚实、寒热之分。其痛在肌表者,中间不无里证。如胃脘留伏痰饮之臂痛,肾虚足不任地之脚心痛,肾衰风袭之下体痿弱、骨节疼痛,岂非痛在外而病根于里者乎。然病虽从内而发,其实痛在经络,所以治表之药,总无妨于本病,但不可不顾虑血气,以虚其虚,痛必转剧也。其胸胁肩背诸痛,证虽不一,以大纲论之,悉为阳分之疾。纵有伤寒表证而痛楚不堪者,不妨兼治其痛,并无引邪入犯三阴之虞。即使阴邪上逆,不过先温其里。若肾心痛之与背相控,如从后触其心者,仍无碍于表证也。观仲景太阳例中“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则知内有虚寒者,必当先温其里而后解表,乃正治也。至于腰脐少腹诸痛,虽皆阴分之患,然既有表证则当从表治之。如腰痛而兼外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