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素问校义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清 · 胡澍
下载:素问校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熊本、藏本“若匿”作“若匪”。注云今详“匪”字当作“匿”。澍案高诱注《吕氏春秋·论人篇》曰“匿,犹伏也。”经以匿与伏并举,又与意得相韵意古或读若亿。《论语·先进篇》亿则屡中。《汉书·货殖传》“亿作意”。《明夷象传》“获心意也,与食则得息,”国则为韵。《管子·戒篇》“身在草茅之中,而无慑意,”与惑色为韵。《吕氏春秋·重言篇》“将以定志意也,”与翼则为韵。《楚辞·天问》“何所意焉,”与极为韵。秦之罘《石文》“承顺圣意,”与德服极则式为韵,其为匿字无疑。王注《生气通天论》引此亦作“匿”,尤其明证也。作“匪”者,乃北宋以后之误本。何以明之,“匿”与“匪”草书相似,故“匿”误为“匪”,一也,宋本“正”作“匿”,生气通天论注引同,则今详“匪”字当作“匿”之注,其非王注,可知二也。今详上无新校正三字,又非林校可知,三也。盖南宋时有此作“匪”之本,读者旁记“今详匪当作匿”七字,传写错入注内,而熊本、藏本遂并沿其误耳。
       又案:“若有私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