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素问校义
足生大丁
清 · 胡澍
下载:素问校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王注曰“高,膏也。梁,粱也宋本作梁,也从熊本、藏本。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肉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林校曰: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澍案林氏驳注丁生不常于足是矣。其云足生大丁为饶生大丁,辞意鄙俗,殊觉未安,足当作是字之误也《荀子·礼论篇》不法礼,不是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是礼谓之有方之士,今本是并讹作足。是犹则也《尔雅》:是“则“也,是为“法则之则”故又为语辞之则。《大戴礼·王言篇》“教定是正矣。”《家语》王言解作“政教定则本正矣。”《郑语》“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韦昭曰“更以君道导之则易取”,言膏粱之变则生大丁也。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