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素问校义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清 · 胡澍
下载:素问校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食饮有节” 三句,林校曰:按全元起注本云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太素同。澍案:全本,杨本是也,“作”与“诈”同《月令》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郑注曰:今《月令》“作为”为“诈伪”;《荀子·大略篇》曰:蓝苴路作,似知而非,“作”亦“诈”字。“法于阴阳,和於术数”相对为文,“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相对为文;“不妄与不作”相对为文征四失论曰: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又曰:妄言作名,亦以节度妄作对文。“作”古读若“胙”。上与者数度为韵,下与俱去为韵,王氏改“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则句法虚实不对;改“不妄不作”为“不妄作劳”是误读“作”为“作为”之作杨上善《大素》注误同,而以作劳连文,殊不成义,既乖经旨,又昧古人属词之法,且使有韵之文不能谐读,一举而三失随之甚矣。古书之不可轻改也。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