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 。三曰去爪。四曰撤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去阳病也。发 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撤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此章论真气游行出入于肢节皮肤经脉之间,皆当调之和平。导其通利。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受于天者。先天所生之精气。谷气者。水谷所生之营卫宗气津液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故曰刺节。有因真气不调。有为邪气所阻,故篇名刺节真邪。赵庭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者。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是真气即是神气。分而论之。各有其名。合而论之。总属中下二焦所生之血气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