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请求养生服食之道。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因声言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周孔,且不满执政的司马氏集团,被锺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工诗文,文以《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为代表作,诗以四言为长,《幽愤诗》乃其名作。精乐理,善操琴,所作《琴赋》,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演奏法及其表现力,以弹《广陵散》而深博雅誉。肯定万物皆禀元气而生的思想,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看法,厌恶烦琐礼教,主张回归自然。现存刊本以明代嘉靖年间黄省曾辑刻之十卷本为最早,其中诗一卷,文九卷。鲁迅先生曾辑校成《嵇康集》十卷本,甚精详。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①,不死可以力致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