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说
古人筑话作文,非常重视修辞。早在《周易·干卦》中就有“修辞立其馘,所以居柴也”的记载,将“修辞”与“立诚”并重,并视其为修业的必备条件。这是不无原因的。春秋战国时期,外交往来,需赋诗言志,合纵连横,赖遂就动心,因而运用语言的技巧,开展论辩的方法,遂为政治家乃至整个社会所重视,修辞现象自然也就显得丰富多彩。这一点,在梁·到勰《文心雕龙》和唐·刘知几《史通》中有所反映。《史通·言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文心雕龙·论说》:“战国争雄,辨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由乎此,有关修辞的论述也便应运而生。
对于修辞的论述,在我国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