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因其读书之舍名正学,故又称正学先生,宁海(今属浙江)人,明初著名文士。方氏自幼聪慧好学,擅长作文,乡人以“小韩(韩愈)子”名之,及长,从宋濂学,濂门下名士无出其右。明惠帝时任翰林侍讲,次年升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深受惠帝信用,曾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攻入京师南京,夺取帝位,为明成祖,令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孝孺因效忠惠帝,愤然拒绝,被分尸于市,灭十族(九族及其学生),达八百馀人。一百七十年后明神宗即位,在南京建表忠祠,孝孺位列第二,方得昭雪。着有《逊志斋集》存于世。今本共二十四卷,为明正德年间顾璘重编,其中文二十二卷,诗二卷,另有附录一卷,收载有关方孝孺生平事迹的资料。
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①,火燎其裳②。裳既及膝,始觉而惊,引而视之③,煜煜然红④,盖裳之火者半也。于是骂鼻曰:“夫十二官各有主司⑤,维鼻何司⑥?别臭察微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