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王熙,字叔和(一说又名叔和),魏晋之际医家,高平(今属山西,一说为山东济宁)人,曾任太医令。他的主要贡献是:编着《脉经》,辑古代脉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它得以保存并广泛流傅。《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共十卷九十八篇。系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脉诊的论述,聊繁实际,分类编纂而成。其主要内容为描写二十四种脉形,叙述脉诊的三部九候,研究脉象与臓腑经络、阴阳四时的关系,讨论伤寒、杂病以及妇产、小儿等多种疾病的脉证与治疗,对后世脉学的发展,影响颇大。十世纪时,中东医家阿维森纳的名著《医典》中,所记脉象四十八种有不少与《脉经》论述相近。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②。弦紧浮芤,展转相类②。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③,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④,别危殆立至。沉有数候俱见⑤,异病同脉者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