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也叫“声韵”,是汉字字音结构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专门研究音韵的科学叫做“音韵学”,也叫“声韵学”。“音韵学”不同于“语音学”,语音学是把语音当做一种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来研究的,而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研究的。语音学上许多细致的辨析,到了音韵学上,都成为不必要的了。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结构中的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古音、今音、等韵及现代音。
语言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而在语言的历史演变中,要算语音的发展变化最为复杂,也最为显着。如《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难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中“期、哉、埘、矣、来、思”,在上古原来都是押韵的,然而到中古就分化成为两韵了,“期、埘、矣、思”属于“之”部,“哉、来”属于“咍”部,不再押韵。到了现代,“期、埘、矣、思”又分化了,“期、矣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