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中医经典著作的注文,是传统医学载体的一个重要内容,读者可从中体会注者对经典原著的理解。本文选编的是古代学者对《素问》的四则注文。第一则作者杨上善(585~670年),隋唐人,著述颇多,类编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是第一部为《内经》专书所编修的类书。《太素》全书共三十卷,现通行本为清季萧延平校正的二十三卷兰陵堂本,另有日本仁和寺所藏二十五卷卷子本,已于1990年由东洋医学会出版。该书对于医学思想和话言文字的注释达到一定高度,但也时有误解之处。第二则作者王冰。王冰与《素问》介绍见本书《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第三则作者马莳,字仲化,号玄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医家。《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成于1580年)和《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成于1586年)各九卷为其代表作。后者为《灵枢》传世的最早注本,选用南宋史崧家藏传本。第四则作者张志聪(约1619~1674年),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清代较有影响的医家。著作甚富。他在杭州胥山侣山堂,召集门人商讨《内经》之学,撰成《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