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窦杰(1196~1280),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金朝针灸学家。金末避兵于河南,从名医李浩习铜人针法,后以针术闻名。又南走德安(今湖北安陆),始读宋人理学著作。蒙古兵陷德安,中书杨惟中奉旨招集儒道释之士,遂应召北至大名,与姚枢、许衡讲习理学,并教授经学。元世祖忽必烈为藩王时,常召问政事,窦每直言无讳。忽必烈即位后,窦历任翰林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封魏国公,谥文正,生前身后,恩宠并加。着有《针经指南》一卷,收有《标幽赋》、《通玄指要赋》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经络循行解说、气血流注、补泻手法、针灸禁忌等方面的论述。原书已佚,有关内容保存在《针灸四书》中。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①,定形气于予心②。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③。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④;既论藏府虚实,须向经寻。
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