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前后经历约五百年,共三百零五篇,大部分是各地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诗经》先秦是称篇《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以后,才称为《诗经》。《诗经》分属《风》、《雅》、《颂》三大类。《风》也称《国风》,包括周南、召(shào邵)南,墉、郦、王、卫、郑、齐、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地区的诗歌,合称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多数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合称“二雅”,共一百零五篇,都是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王畿(jī基)”的诗歌,多数是朝廷官吏的作品。《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共四十篇,多数是最高统治者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诗经》广泛地使用了赋、比、兴三僵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语言朴素优美,音韵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汉代注解《诗经》的有四家:齐人辕固所傅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