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医学阶梯
卷之一   神
清 · 张叡
下载:医学阶梯.txt
本书全文检索:
       经云:“心藏神。”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盖神机动静亦不独心脏为然,而各脏俱有之,惟心能藏也。如肝主藏魂,而恼怒极盛则神气乱;肺主藏魄,而忧思过度则神气散;脾主藏意,而四肢懈堕则神气倦;肾主藏精,而梦泄不已则神气竭。则知四脏俱各有神,而惟心咸能藏之,其间但有守舍不守舍,散乱与不散乱尔。如不寐,神不守舍也。善寝,神气散乱也。今人惟知有安神之法而不知敛神之法。譬如惊悸、怔忡等症,不但补心养血,务敛五脏之神,并泻神中之火。火泻则神安,神敛则气聚。敛五脏之神,如五味子之类。泻神中之火,如麦门冬之类。他如安神丸、养神丹、宁志定志诸丸咸有麦冬,五味惟归脾、补心、半夏、柏子等汤加而用之。必须体贴古方敛神泻火之法,不专执门冬、五味酸收寒泻之剂,而后可以言治神。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前言
   
   自序
卷之一
   表里阴阳论
   躯壳论
   
   
   口(附唇)
   
   
   
   
   腠理
   
   
   
   
   茎(即玉茎)
   垂(即睾丸)
   
   
   
   
   脑髓
   齿(舌载五官)
   脉络
   咽喉
   窍阴
   肛魄二门
   腔子论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包络
   命门
   丹田(附气海)
   子宫
   魂魄
   
   
   
   
   
   
   涎唾(附沫)
   液(附汗)
   
   
   尿
   
   月水
   乳汁
卷之二
   病机论
   证治论上
   证治论下
   制方定法论
   法中法论
   方中方论
   症中症论
   论中论
   审症论
   察病论
   病情论
   废病论
   膏粱迥别论
   方土不同论
   多补少克论
   讲读医书论
   《内经》总论
   五行统论
   五行合论
   阴阳互论
   真元论
   气血论
   脉络论
   天癸篇
   孤阴独阳论
   针灸刺砭论
   常人好药论
   病人不信药论
   太素脉论
卷之三
   医说
   业医根柢论
   本草总论
   药性论
   偏药论
   僻药论
   良药论
   毒药论
   大药论
   生灵药论
   药引论
   汤方论
   汤方类论
卷之四
   针经论
   经络论
   十二经分类歌(附奇经八脉歌)
   脉论
   运气论
   伤寒论
   伤寒类论(附汤歌)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